CR-V的“机油门”小事方见真心

  有时候,误会的产生,或许只是一场谁先认输的“博弈”。又或者,是一场“态度”的考验。

  从2月2日到3月2日,整整一个月的时间。东风本田连续发出“2份声明+1份解决方案”,只为解决这件事。

  矛盾进一步激化,是1月13日,吉林、长春哈尔滨等东北地区的,出现大量维权的新款CR-V车主。

  因不满给出的“免费更换机油、机滤”解决方案。1月26日,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消协发出《关于第五代本田CR-V多功能异常增多等问题的查询函》,并提出五项查询内容。

  2月2日,东风本田发出一份声明:宣布延长发动机包修期至6年或20万公里,并承诺于2月12日之前给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。因为“包修”与“保修”的一字之差再次引起波澜。

  2月8日,新华社消息,国家质检总局已经启动对东风本田CR-V车型部分车辆机油增多问题的缺陷调查。

  2月12日,东风本田发出一份解决方案:准备对相关这类的产品实施召回,CR-V准备于2月下旬开始实施。

  3月2日,东风本田再次发出一份声明:宣布暂停销售新新一代CR-V 1.5L涡轮增压车型。

  其一,自古以来,汽车江湖便流传着“本田好”的口号,更有甚者称之为“买发动机本田”,因为过硬的江湖口碑,大多数消费者才会选择相信;

  其二,新新一代CR-V上市以来的销售成绩,颇为可观。这给一部分依据销量选择车型的消费者更多的指引。

  其三,新新一代CR-V的指导价格仅16.98万元起,不管怎么说,这都有充足的诱惑力。

  第一,汽车,与其他商品的性质不一样。单从价值层面来说,买一辆车所花费的资金,可能是一个中产家庭1年的收入,更可能是低产家庭2年的口粮。计划可以开上三五年,结果半年不到,就有问题出现。糟心。且不说这问题是不是会引起更大的损失。

  第二,汽车上路,关乎人身安全,这一点不能儿戏。当自己的爱车存在不确定的安全风险隐患,消费者一定会选择维护自己的权益。

  网络上的消息真真假假,转移到现实中时,第一反应必然是核查事实真相,而这项工作的进行需要时间。

  当发现问题没有消费者以为的那么严重,甚至有可能只是一种常见现象时,免费保养、召回,亦是常规的处理方式。

  然而,当双方的认知出现偏差,且不能达成一致时,消费者维权升级,舆论矛盾就此激化。

  说起来这个,就要涉及一些机械原理,范范也没有自信能给大家讲清楚。如果说的不对还望各位朋友海涵。

  第一,“机油增多”是1.5T正常工作机理导致的。发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气缸气缸内的活塞运动,容易把缸内物质挤出。

  缸内直喷发动机,是以极高的压力将燃油喷射到气缸中,有一部分燃油会粘在气缸壁上造成“湿壁”。这部分燃油很难如喷射在空气中的油雾颗粒一样迅速汽化的,便会被活塞刮出气缸,进入曲轴箱。

  而正常工况下,进入曲轴箱的燃油会再次挥发被送回到气缸,继续“燃烧”,但是,在低温下或者拥堵路段,这部分燃油来不及回去,被滞留在机油中,所以就出现了这样的状况。

  假设冷机怠速1000rpm(实际更高),每缸每分钟完成500次4冲程循环,每缸每分钟喷油500次,每秒钟喷油约8次……意味着,4缸机每秒钟在1000rpm的转速下总计喷油约32次,每分钟2000次。再加上为提升冷启动性能,目前的发动机ECU设置在低温冷启动是都会多喷油的。

  在本来就存在的过量汽油被刮入或渗入曲轴箱的增压发动机上,短途驾驶在机油温度还没升到足够让混进去的汽油被排出前,就已经停机了。接着又冻上几个小时,再来重复一次或者一天好几次这样的过程。1分钟2000次的过量喷油,每天加起来轻松上万次,甚至几万次,燃油稀释就很正常了。

  第三,众所周知,机油是保护发动机的。机油无故增多,说对发动机没影响,绝大部分消费者是不会相信的。事实上,按照国内消费者的用车习惯,5000Km行驶里程或者半年时间,会进行保养更换一次机油,这样算起来,及时保养并不会磨损发动机。

  第四,燃油稀释在低温、短途行驶的工况下尤为突出,ECU程序的变更只会针对低温冷启动工况的程序设置来优化,不会对发动机的动力、油耗产生影响。

  不过,目前东风本田对于CR-V采用“召回、暂停销售”的处理方法,也算是一种诚意吧。

  或者说,一方本着“退一步海阔天空”的原则,另一方却忽视不见,二者的关系也不会健康发展。

  而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,一切外界干扰因素都不会是主要参考因素,想想自己和另一半出现矛盾时,是不是这个样子呢?

上一篇:职业 - 车质网

联系我们